欢迎访问福建江夏学院!

新闻资讯

跨越两省四地 工商管理学院“沐光”实践队以“红、绿、专”三维铸魂赋能聚力

供稿:校团委发布日期:2025-07-31浏览次数:83

  7月11日至14日,工商管理学院“沐光”实践队师生一行跨越闽赣两省四地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师生们在中央红色交通线寻访信仰之光,传承红色革命基因;于长汀生态样板间解码“绿富美”奇迹,践行绿色发展理念;用专业智慧赋能乡村振兴,彰显实干担当风貌。

红色足迹铸魂 烽火印记淬炼青春信仰

“交通线就是生命线,每一步都是信仰的丈量。”在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,实践队走进交通线永昌楼和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。泛黄的密电文件、锈迹斑斑的煤油灯,无声诉说着当年交通员“白皮红心”的智慧与胆识,让队员们得以触摸那段烽火岁月的温度。

随后,实践队在雨中踏上位于龙岩上杭的溪口交通线古道。“当年交通员舍命夜行百里,今日我们肩头的雨,正是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。”3公里的山路蜿蜒曲折,青苔石板与杉树叶覆盖的泥泞山路,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前行,切身感受着当年交通员“跨越千山万水、穿越枪林弹雨”的艰险。挹春堂围墙上鸡公碗盛放的午时花、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中1931年的发报机……这些静默的见证者,将秘密战线上的刀光剑影、战火硝烟娓娓道来。学院党委书记刘庆华在挹春堂给实践队员们上了一堂微党课,让青年师生心中的信仰灯塔愈发明亮。

经历了穿越时空的信仰洗礼,实践队循着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脉络继续前行,抵达此行终点——江西瑞金。队员们在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的青砖灰瓦间找寻岁月的印记,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的展柜前倾听历史的回声,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(“二苏大”礼堂)的穹顶下探索信仰的意义。一件件承载岁月记忆的文物、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、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影像资料、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奋斗故事,让队员们沉浸式体悟“人民政权从这里走来”的厚重历史。

实践队在龙岩长汀看到,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内,泛黄的作战电报手稿仍透着硝烟气息;飞虎队纪念馆中,援华战机模型静静陈列,机翼上斑驳纹路似在复刻空中鏖战的壮烈。两处场馆遥相呼应,让实践队员们更真切地读懂了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的沉重分量,也更深刻地领悟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的历史意义。

绿色行动赋能 碧水汀江守护绿水青山

“从‘火焰山’到‘花果山’,长汀经验是生态治理的教科书。”作为“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”,龙岩市长汀县的生态蜕变让实践队深受触动。实践队员们来到国家湿地公园观测生物多样性,沿汀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、进行水质检测,并向沿线群众分发宣传单,呼吁大家共同守护生态家园。在项公亭前,队员们聆听、了解“荒山披绿”的传奇故事和项南书记“治山先治穷”的理念,明白了正是这一理念指引着长汀人用40年光阴,将昔日赤岭荒山雕琢成今日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
千亩板栗种植基地里,队员们实地学习“生态+产业”发展模式,亲手参与果树养护;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中,大家借助AR技术还原的生态蜕变史,清晰解密了长汀如何从昔日的“山光、水浊、田瘦、人穷”蜕变为如今的“绿富美”。就读市场营销专业的队员更是发挥所长,为当地生态农产品设计推广方案,以实际行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。

专业实践聚力 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

“直播间从田间开到展厅,农产品搭上智慧供应链的快车。”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与板栗种植基地负责人探讨“板栗鲜储直发”方案;在长汀校友企业,队员们采用沉浸式体验+岗位实操模式,深度参与企业电商直播运营全流程,从选品策划到直播带货,从仓储物流到售后跟踪,将供应链管理、数字营销等专业理论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实际行动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以致用、服务社会的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。

四天跨越两省四地,工商管理学院“沐光”实践队以“红色铸魂+绿色赋能+专业聚力”三维立体育人模式,交出一份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效度的实践答卷。下一步,实践队将通过整理中央红色交通线口述史、制作汀江生态保护科普视频、推广助农直播模式等多种形式,让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起来实起来,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的大课堂里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青春担当与作为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